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光影歲月「庶民台灣1920-1992」攝影展

圖片來源:人間衛視 BLTV

本展由攝影界聲譽卓著的張照堂先生策畫,以二十世紀庶民台灣為主題,自館藏攝影擇選130餘幅的作品,以報導式的、紀實性的攝影畫面,呈現近百年來你我生活周遭的形形色色。樸實不賣弄技巧的影像,將上一世紀的台灣印象,從那個一台相機可買一棟房的1920年代,一張張引領到相機幾乎是生活必備品的1990年代,藉由片段的歷史時刻,重溫探索與過去的連結。


活動名稱:光影歲月—庶民台灣1920-1992
活動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詳細地址:台北市南海路49
連絡電話:(02)2361-0270
活動期間:2012421 617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

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光影歲月—庶民台灣1920-1992


光影歲月攝影展 老照片看庶民台灣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一九二○年代在台灣,買一台相機可買一棟房子;一九九○年代,相機已成為台灣人的生活必需品。相片是時間洪流裡瞬間的紀錄,文字或文物建構的歷史還有有許多想像空間,相片卻能提供真實的歷史畫面,即使只是片段,相片還是能讓觀者與過去時空產生連結。

台灣知名攝影家張照堂策畫「光影歲月:庶民台灣一九二○至一九九二」展覽,一百三十餘幅照片訴說台灣半世紀以來的生活形色。

「光影歲月」現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展品從史博館八百多件攝影館藏中挑選而出。張照堂表示,從樸實不賣弄技巧的影像中,觀者可以看到一九二○年代以降台灣社會的真實樣貌,如四○年代客家的婚喪喜慶、五○年代的農耕生活等。

廿六位參展攝影家有「攝影三劍客」張才、鄧南光和李鳴鵰,王信、張照堂、林柏樑、黃永松等不同時期的代表攝影家,另有張清言、湯思泮、楊基炘等較為少見但優質之作。

在台南、嘉義行醫的醫生攝影家張清言,相片記錄一九二○年代台灣士紳的家庭生活。張清言在四十一年短暫生命中,留下了二百多張珍貴的立體玻璃乾版片,大多是家族生活群像,如讀書冊的女眷流露優雅氣質,安靜沉謐。

此外,一九五○年代在中美合作機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擔任攝影記者的楊基炘,留下一萬多張質量均優的底片,雖然拍攝農村辛勤耕嫁的情景,在楊基炘鏡頭下卻流顯詩意,一九五五年在恆春拍得模糊的男人背影,取名《台灣人,你要到哪去?》,別有寓意。

張照堂說,早期攝影家的構圖講究沉靜和穩定,有些早期作品還是解嚴後才逐漸浮出,「戒嚴時期拍窮苦的小孩會被注意,人們也不太喜歡看到農村困苦的景象。」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光影歲月攝影展 老照片看庶民台灣


20120430 光影歲月暨福爾摩莎之眼攝影展 421~531日展出

 20120427_光影歲月─庶民生活 張照堂老師



歡迎臺北市〈松山區、大安區、大同區、中山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信義區、中正區、萬華區、文山區〉的網友,以黑貓的88元「經濟宅急便」,安全又快速的將照片寄來掃描(掃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