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陳啟宗:只有被俘,才有機會活著走出叢林

陳啟宗攝於昭和19年,1944年,菲律賓馬尼拉軍機場

我是嘉義縣朴子市人,民國15年生,是日本海軍第四回義勇團馬尼拉殘留部隊的生還者。小時候家裡窮,國小畢業時14歲,就到朴子鎮開元路媽祖廟旁的慶春醫院,跟鄭慶朝醫師學習醫護助理,幫忙遞針拿藥。醫生說我「眼睛很厲害」,就是說我很聰明的意思!因為他一個眼神,我就知道他要什麼藥,他還常誇我比他的徒弟還要厲害。

為了錢 到南洋戰場

我沒有唸過什麼書,不過大槪就像醫生說的「眼睛很厲害」吧!日本書我一看就懂,也沒有人教我。18歲那年(1943年),日本要徵召醫護助理到南洋服務,因為家境困苦,到南洋當助理的薪水很高,一個月有60元,相當於一個老師的薪水了。可能當時才18歲,還不能理解戰爭的可怕,所以雖然明知是要去戰場,但我還是去考,實在是因為錢多,比做工要多了好幾倍。由於我的日本話講得很好,在醫院實習時也學了一點英文,加上熟悉醫護藥理,就考上了。同年的7月27日,我搭上從高雄港出發的「南滿丸」運輸船,晃了8天,才到達菲律賓馬尼拉港。

槍林彈雨的馬尼拉機場

真正的厄運,從上船的那一刻就開始了。途中同船約有200多人染患瘧疾,8天的船程只能用心驚膽顫來形容。到了菲律賓後,我被分發到馬尼拉軍事機場,在機場擔任醫護工作,照顧部隊傷患。當時幾乎天天有空襲,日本軍很厲害,空襲警報還沒響,軍機的聲音也還沒聽到,他們就知道敵軍來了。每天都有轟轟轟的炸彈聲在耳邊響起,有時候炸得太近,連炸彈掉落時咻咻的風聲都聽得到,炸彈爆破時的轟天巨響,真的是讓人覺得心臟都要跟著跳出來了。警報解除後,我們才回到崗位,繼續我們的醫護工作。

1944年10月時,我奉令帶領30多名外傷隊員到另一個島嶼去,美軍B29機群天天來大空襲,為了躲避空襲,我們時走時停,白天找遮蔽處休息,晚上就行軍20公里,缺水缺糧,每天只靠2個飯糰果腹。到最後飯糰也吃完了,常常餓得受不了,晚上一邊行軍就一邊偷農民的玉米充飢,玉米不好煮熟,有時要煮很久才能吃。身上衣褲也沒得替換,逃亡期間就是一套穿到底,有時遇到水源,洗澡的同時就連同衣服一起洗了。那時是逃亡,誰會在意有沒有洗澡?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事!

假扮日軍被俘才得以返臺

戰局一天一天惡化,日軍節節敗退,1944年11月1日開始,我帶著同隊隊員走入山區,開始人生最痛苦的逃生日子,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隨人顧性命」,大家各自逃難各自想辦法生存。逃亡期間我的脊椎扭傷,每一步,背脊就劇痛萬分,痛不欲生,再加上沒有東西吃,每天只能看著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有一天!我遠遠看到美國兵靠近,就假裝是日軍被他俘虜去,這才總算是結束了恐怖的逃亡歲月。美軍對俘兵很好,填寫資料時,我寫了臺灣家裡的地址,他們才知道我不是日本人,我是臺灣兵。1946年2月19日,我被美軍遣返,踏上臺灣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3年的南洋惡夢終於可以結束了…

陳啟宗先生 

關於二戰南洋軍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2年-1945年)日本為了應付前線日軍所需物資補給的工作,臺灣總督府自1937年9月起,以各種名義招募徵召臺灣人充當不具備正式軍人身份的軍屬與軍夫,於戰線從事物資運輸、佔領區工農業建設等工作,包括:農業指導挺身團、勞務奉工團、勤勞團、建設團等,總計被徵為軍屬者超過12萬人。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刊載日期:2014.5.2
引用連結:連結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名稱 / 南洋兵
故事編號 / 2013001451
發佈日期 / 2013/12/13
上傳者 / 鹿草數位機會中心站
敘述的主要人物 / 陳啟宗
敘述者 / 陳啟宗
蒐錄者 / 李永山、蔡文惟 、黃圳龍、曾俊銘
說故事地點 / 嘉義縣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