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民國36年228事件「號外」報導珍貴亮相  「臺灣民主高峰會—二二八處委會特展」開展

台灣新生報36.3.3號外--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藏提供

為讓社會大眾從多元面向了解二二八事件,近兩年來,台北市文化局皆以二二八事件時相關團體為主題策劃展覽,21日登場的「臺灣民主高鋒會--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紀念特展」,希望透過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簡稱二二八處委會)的組成、改革主張及最後被迫解散,甚至成為非法團體遭羅織罪名的過程。更期待回歸歷史脈絡讓大家看到二二八處委會32條訴求,所彰顯的二二八事件推動民主改革的核心價值。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珍貴館藏,1947年3月2日至3月8日報章的「號外」報導,也將在這次展覽中做整體性的展示,相當難得一見。 

「台灣民主高峰會--二二八事件處委會特展」

指路明燈:戰後臺灣民主高峰會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意義重大的歷史事件,而要探究二二八事件的本質,二二八處委會所採取的立場與所爭取的目標,首先必須被看到。二二八處委會的成立,不僅是為了調查緝煙血案,以及協調官民對立、恢復社會秩序,更是表達臺灣人民長久以來追求民主自治的關鍵角色。二二八處委會在歷史洪流中存在僅僅不過9天,但被台灣各界菁英視為改革契機紛紛投入卻不明犧牲生命,影響深遠。沉澱回顧二二八事件的核心價值,可發現二二八事件並非顛覆性的武裝對抗,而是訴求依憲法保障人民權利與自由的一場民主改革運動,可視為戰後臺灣人民爭取自治的第一場民主高峰會! 

1947年2月27日傍晚,專賣局人員因查緝私煙打傷煙販林江邁,引爆了二二八事件;3月1日臺北市參議會邀請國大代表、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等民意代表成立「二二七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並推派代表前往行政長官公署提出解決方案,行政長官陳儀將「二二七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改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並加入官方代表,3月2日在中山堂召開首次會議,協助處理善後事宜。3月4日處委會決議通告全省十七縣市,以各地參議會為主體組織各地的二二八處理委員會,以處理各地發生的事情。3月7日處委會通過《三十二條處理大綱〉,隨後被有心人士夾帶屬於中央權限的十項要求,成為日後被羅織的罪名。3月8日中央軍隊陸續從基隆登陸之後,在陳儀的調度與部署之下,秘密逮捕處委會成員,3月10日宣佈二二八處委會為非法組織逕行解散。 

本次展覽由王添灯外曾孫女何欣怡小姐策展,出席貴賓包括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廖繼斌館長,王添灯之女王美惠女士、長孫王贊紘博士、臺南市二二八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韓石泉之子韓良俊教授,國史館侯坤宏處長及多位受難者家屬。 

王贊紘致詞時表示,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為了協調化解政府與人民的衝突,而產生了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並在政府機關的同意下於3月2日正式開會,成員含括當時活躍的政治團體、公民團體及工商團體的代表,相當具有民意基礎。二二八處委會相當有效率的研擬並提出共識通過的《三十二條處理大綱》,但沒想到原本扮演「公親」協調角色的二二八處委會,竟在短短不到十天裡,戲劇性翻轉淪為「事主」,被羅織叛亂團體而紛紛蒙難。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啟蒙事件。 

韓石泉兒子_韓良俊教授在父親受難事蹟前緬懷父親理念--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韓良俊教授致詞時表示,德高望重的父親在二二事件發生後獲各界推舉出面協調事件爭端,當時提出「不擴大、不流血、不否認當局、政治問題用政治發是解決」的和平處理原則,當年曾被批評不夠強硬,但卻保護台南市民免於被鎮壓,台南市是二二八事件中傷亡最少的縣市。 

王贊紘博士與祖父王添灯銅像合影於《三十二條處理大綱》前--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二二八處委會的代表人物為王添灯(1901-1947),日據時期即擔任地方自治聯盟理事、臺北支部主幹,著有臺灣如何施行地方自治的第一本專書《臺灣市街庄政之實際》;戰後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臺北分團主任、《人民導報》社長,並獲選為省參議員。平生以「為最大多數、謀最大幸福」為己任,以不畏強權的形象被譽為「鐵面議員」。在二二八事件中,獲推舉為二二八處委會談判代表及宣傳組長,並提擬《三十二條處理大綱》,卻也因此遭到當局忌恨,在軍隊抵臺後立即被秘密逮捕,並在官方單方面羅織的罪名下,未經司法審判而遭到殺害。 

六大展覽主題及焦點文物 

此次特展有六大主題,分別為:為何會有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之路、二二八事件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重要成員暨受難先賢、解讀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的立場、角色與歷史定位、指路明燈—臺灣民主高鋒會。配合數十件文物照片,呈現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政治訴求。 

記者會上特別展示二二八館最重要收藏,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報章媒體發行的「號外」報導,包括民國36年3月2日大明報等9報聯合號外,台灣新生報3月2日、3月3日、3月7日,中華日報3月4日號外,以及3月8日台灣新生報有關王添灯宣讀三十二條處理大綱相關報導等第一手史料。除了這些號外此外,也將展出處委會委員廖進平的衣物,以及處委會核心人物王添灯的懷錶、名片與書籍等珍貴館藏。 

「臺灣民主高峰會—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紀念特展,展期至11/21(五),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17時,週一休館。

展覽設計有學習單,展覽期間每月的第三個周六推出系列活動,8/23(六)上午10時由作家藍博洲於在二二八館視聽室主講「追悼二二八消失的父親座談會」;9/20、10/18、11/15上午9時舉辦三場臺北城二二八事件史蹟導覽活動,集合地點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藝文廣場,聯絡電話:23897228轉30楊小姐,歡迎社會大眾踴躍參加。

二二八紀念館提醒,為了保護珍貴館藏,已逾60年的報紙「號外」原件展示只展至本週日,後續將以複製品展示。 

難得一見的的紅色「號外」!其中有三十名被政府逮捕的民眾名單。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網路報
撰稿記者:蘇松濤
刊載日期:2014.8.21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很有故事很有味的嘉義市 《諸羅文化誌》出版 52篇精彩人文篇章

嘉義市 《諸羅文化誌》

嘉義市政府結合在地文史工作者,用一年的時間策劃出版《諸羅文化誌》,7月25日舉辦新書發表記者會。

市長黃敏惠及書中專篇報導的傳統工藝職人王奇才(手工製被)、羅伸茂(傳統印刷)、邱錦雲(剖香腳)、八十年以上老店嘉新堂豆饀店老闆娘郭桂花女士、福壽製粉廠程良夫婦、去年捐贈葉王作品予交趾陶館的葉天佑律師遺孀陳寶爵、交趾陶藝師高枝明、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以及社區代表等均到場推薦,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邀請市民及讀者一同重新認識嘉義市這塊迷人土地,見證時代變遷下的諸羅人文精神,找尋新的感動。

黃市長表示,《諸羅文化誌》是嘉義市駐市作家鍾文音《甜蜜的亞熱帶》後,另一本深度探訪書寫在地人文與歷史紋理的書籍,想要了解嘉義市、親近嘉義市,一定要看《諸羅文化誌》。

市長黃敏惠表示,這本書見證時代變遷下的嘉義市,
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尋新感動。(中央社提供)

黃市長說,嘉義市是很有故事的城市、是很有味的城市、更是人情味與古早味之城,300年的歷史有著太多精采的故事等著我們去發掘,《諸羅文化誌》是個開始,我們會繼續探索,讓更多更精采的嘉義市呈現在市民眼前。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諸羅文化誌》一書分「典型夙昔」、「傳藝匠師」、「宗教節慶」、「城市物語」及「社區風采」五大主題,共52篇,紀錄了「古諸羅」至「嘉義市」最精采的人文篇章。

今天包括捐贈葉王作品予交趾陶館的葉天佑律師遺孀陳寶爵、交趾陶藝師高枝明、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堅持手工製棉被傳承一世紀的職人王奇才先生、見證活版印刷變遷史,珍視銅刻年代資產保存的職人羅伸茂老闆、展現手工製香剖香手藝的邱錦雲藝師與蔡增成師傅與王廣禮里長、八十年以上老店嘉新堂豆饀店老闆娘郭桂花女士、福壽製粉廠程良夫婦、古桃城拱吉堂家將理事長林界任等都參與了本次新書發表,而有關於他們的精彩故事,都被記錄在《諸羅文化誌》中。

例如因為台灣交趾陶開山祖師葉王是嘉義人,再加上嘉義民間一直以來在交趾陶工藝的投注,故嘉義市素有交趾陶故鄉之稱,嘉義市政府為鼓勵文化藝術技藝傳承,在民國89年成立交趾陶館,並年年舉辦葉王獎交趾陶全國技藝競賽,企盼建立平台讓嘉義市交趾陶能為全世界所看見。

有鑑於此,葉天祐律師與妻子陳寶爵決定共襄盛舉,在去年將一尊葉王作品—立姿文官塑像贈送給嘉義市政府,同為藝術傳承貢獻心力,而這尊葉王作品,也成為交趾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實至名歸。這段美麗的故事與嘉義市交趾陶故鄉的點滴就被記錄在《諸羅文化誌》中。

此外,還有雲霄社區的剖香腳、傳統手工製香,鹿寮里的咖啡農場,美美頂庄社區、育英社區婆姐陣與北湖社區宋江陣,太多太多的故事都被記錄在本書當中。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嘉義市市區不大,但每條巷弄皆隱藏著驚喜,有歷史景點的歲月角落、傳統老店的手感藝術、人文氣息的老屋新空間、敬天惜福的虔敬信仰以及美食飄香的氣味調和;只要來嘉義一趟走進巷弄,就能看到最美麗的人文風景。

而《諸羅文化誌》從城市觀察的角度,把最精采的人文故事、歷史紋理、生活樣態書寫在書中,以一週一篇章的報導,配合歲時節慶,將在地獨特的文化內涵忠實呈現,52週52篇的故事,每篇篇末並附有空白週曆頁的功能,串起了嘉義人深厚的歷史記憶,大家可以透過文字與鏡頭循線走訪,愜意地遊走,感受在地特有且堅韌的生命與活力。

嘉義市政府表示,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本專屬的歲時紀,期盼透過《諸羅文化誌》這本書,帶領讀者重新尋訪嘉義市的常民生活樣貌,感受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底蘊與人文精神。

本書在全國政府出版品展售據點、嘉義市洪雅書房、讀書人文化廣場、大人物書局、良昌書局、墊腳石圖書文化廣場及嘉義市立博物館文創商店均可購買,定價200元,歡迎市民訂購。


嘉義市 《諸羅文化誌》出版 52篇精彩人文篇章

資料來源: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刊載日期:2014.7.25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梨山.印記 ~ 「梨山賓館」徵求梨山老照片及回憶小故事

梨山.印記 ~ 「梨山賓館」徵求梨山老照片及回憶小故事

梨山.印記   
那一年我們曾在梨山 留下深刻的印記
中橫山景之壯觀 人情味濃厚之小城
我們攜手勇闖山林 愛上白雲幻變
想念那一年的青春時光 想念年輕時的我們


活動辦法:
1. 將您曾經在梨山拍下的老照片及回憶小故事寄到活動信箱,照片解析度需在500萬畫素以上,文字內容200字以內。

2. 參加本活動之照片及文字,將視同授權梨山賓館行銷活動使用,請下載圖文影像授權同意書(請點此)。

3. 作品獲選使用後將贈送梨山賓館精美小禮物一份及住房優惠券一張,來信時請註明名字及地址並連同照片、回憶小故事及圖文影像授權同意書MAIL至信箱 lishanhotel@gmail.com。

4. 活動期限至2014/12/31止。

資料來源:梨山賓館
刊載日期:2014.8.21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自由時報】莊永明「城內舊事」新書發表 300多張圖文照 穿越台北130年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委莊永明第五十七著作,
「城內舊事」正式發表。(記者游蓓茹攝)

北市建城一三○年,文獻委員會副主委莊永明為台北城寫了一本「城內舊事」,還沒正式發表,就已經賣了四百多本,昨發表會上,七十三歲的「莊老師」現場演唱「台北市民歌」,他回憶道,其中一句歌詞「受盡壓迫終於又揚眉」,指的是受日本人壓迫,但國民黨硬要對號入座,所以把這首歌給禁了好幾年,也展現他記憶中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莊永明說,他是大稻埕孩子,對於台北城內的往事可說是信手捻來,原本預計要寫四萬字,雖然硬撐著退化、看不清的眼睛,但他卻欲罷不能, 寫到十萬字都不是問題,最後礙於版面,還要抽調七十多頁,剩下就是珍藏的圖文精華。

愛書成癡的莊永明,也分享台北第一條書街其實是延平北路,都是日治時期的書商,後來上海書店才進駐重慶南路一段,成為今天的書街;三十年來,他主編五十餘本台灣文史著作, 收錄許多趣味歷史,配合三百多張圖文照,讓讀者彷彿穿越一三○年前的台北歲月。

台北市文獻會副主委莊永明出版新書《城內舊事》
聯合報記者吳思萍/攝影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游蓓茹
刊載日期:2014.8.27
引用連結:連結

延伸閱讀:中國時報【《城內舊事》 莊永明分享台北印記
延伸閱讀:聯合報【300張照片 串起台北城內舊事

官方網站:莊永明書坊
官方網站: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莊永明「城內舊事」新書

本書是由台北市文獻會出版的台北建城130周年專書,全書五萬多字,分以城史、城門與城牆、城中、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共七卷呈現,輯錄三百多張圖片,在此刊錄自序與篇目,與大家分享。

台北舊事 老人講古

一九八○年代,動筆撰述《台北老街》,已是三十年前舊事,留存的文字,和今日現況對照起來,恍如隔世。「台北市一路走來,始終不一。」我在二○一○年台北建市九十週年所說的這句話,應驗了蛻變、更新、提升的台北市,確是煥然一新!

以交通來說,火車在地面上跑,平交道柵欄起起落落,穿越中華路,有得等也。想搭一輛冷氣計程車,站在巷口街頭等老半天,看不見一部,想趕時間,非得進「熱房」不可;公共汽車只有小型的自強號有冷氣,還得準備專用的投幣,否則上不了車。

公共汽車有公、民營之分,剪洞的或剪格的月票,需要準備好幾張,大南、大有、欣欣、中興等客運公司是各認各的月票,如果少了他們要的月票,只好望車興嘆!

我的「囝仔時代」,公共汽車還有四路與八路,不久這兩條路線被市府取消了;原因是坐四路好似搭「死路」;上了八路車,令參加剿共的阿兵哥不舒服,國共內戰,打八路軍的慘痛經驗,怎能再令他們去上了八路公車,勾起那段不愉快的回憶。

初中時,我去建國中學所搭的是開往水源地和崁頂的十三號公共汽車,可是十三這個數字在西洋人是不祥數字,我們竟然也成了禁忌。

「身在台北市,心知台北事。」台北故事多,何止一項交通,可說是談之不盡,論之不竭 。幾年前,我寫了一篇大稻埕的文章,以「城北舊事」命題,因為「三市街」之一的大稻埕位在北門(承恩門)之北;我還曾有個希望,能將台北城的東、西、南、中,再各寫一篇,以免對多面向的台北,有遺珠之憾。

《城內舊事》是台北建城一百三十年專書,也是繼「城北舊事」的另一個「台北故事」,至於城東、城西、城南,何時繼續,恐怕沒有機會,視力漸差,力不從心矣!

文壇前輩林先生(林海音女士,我們慣以如此尊稱)以旅居北平經驗,完成了一部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城南舊事》,我借用了此書名的「舊事」,將之以自己鄉梓的台北城做清談,林先生知我,也必諒解。

以五萬字說台北城內百餘年陳年舊事,自是滄海淘沙,但也只好野人獻曝,留下點滴城內舊事軼聞,聊以交稿,也做為眼壓飈升下的視力保養。

未及細說的點滴舊事,僅能盡量補以老照片、老明信片等圖片,用圖像來訴說台北老故事,除個人藏品外,感謝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外交部、國立台灣圖書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珍貴的藏品。

城內老街,只寫一篇「重南書街」,自是憾事。記憶中的延平南路、中華路、衡陽路、博愛路、南陽街、沅陵街......所留存的記憶,限於字數,實在難以為續,只好待他人他日替我補足。


◎目錄

.卷一 城的歷史
古城滄桑 歷史話語 
建城波折 風水之城 
風水府城 城起城落 

.卷二 城門與城牆
望北承恩 鎖鑰興淪 
南門麗正 綠化之地 
東門向日 景福之光 
西門寶成 只留町名 
重熙偏門 漳人通道 
三線道路 近代大道 

.卷三 城中
台北測候所(中央氣象局)
台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
圖書寶庫 起於書院——台灣總督府圖書館 ( 國家圖書館、國立台灣圖書館)
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權力之塔 政治空間——台灣總督府(總統府)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國史館)
台北放送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菊元百貨店(國泰金融大樓)
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國立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 
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女學校(台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台北高等法院(司法大廈) 
民眾會館 文史殿堂——台北公會堂(中山堂) 
台灣銀行 
重南書街 追憶書香 

.卷四 城東
永久兵營——第一聯隊、山砲隊(中正紀念堂)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長榮海事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教育部) 
台北病院(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台灣總督官邸(台北賓館) 
台北州廳(監察院) 
幸町教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濟南教會) 

.卷五 城西
新起街市場(西門紅樓) 
西本願寺(西本願寺廣場) 

.卷六 城南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省公賣局、台灣菸酒公司) 
台灣軍司令部(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卷七 城北
台北車站 交通吞吐 
鐵道旅館(新光摩天大樓) 
高石組本店(撫台街洋樓) 
台北郵便局(台北北門郵局) 
台灣新民報社(財政部台北國稅局) 

◎本書展售處
台北市政府出版品紀念品展售中心、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南天書局、台灣的店、樂學書局、五南文化廣場台北、台中、高雄門市

資料來源:莊永明書坊
撰稿作者:莊永明
刊載日期:2014.8.27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宜蘭縣定古蹟「盧纘祥故宅前池塘」古蹟修復開工典禮

盧纘祥故宅(大紀元記者 郭千華/攝影)

縣定古蹟「盧纘祥故宅前池塘」,經由宜蘭縣政府持續向中央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調查研究計畫與修復設計之補助,並由縣府籌編工程經費,今天終於正式開工,預定今年年底完工。歷經古蹟保存爭議,縣政府於101年2月24日與地主達成協議後,隨即積極展開復原工作,而保存過程已成為國內文化資產保存重要參考案例。

盧家前的這座池塘,係盧纘祥先生在1928年(日本昭和3年)改建盧宅時,將它闢建為「舟遊式」庭園,也是盧家為配合政府推展休閒風氣所闢設的公園,提供附近居民可以在此聊天休息、洗衣、曬麵的公共空間,成為老一輩頭城人的共同記憶。

2006年8月間未填土破壞前之池塘

但是,98年5月及99年1月間在池塘未有文化資產身分保護前,地主進行2次整地填土之開發作業,造成池塘池面縮小、景觀凌亂現象,直到99年2月4日經審議通過指定為古蹟,並與地主達成協議後,宜蘭縣政府得以依法積極展開古蹟修復作業。 

基於盧宅及池塘是頭城老街的重要地標,保存池塘,盧宅才具完整性,為儘速恢復池塘原有景觀風貌,文化局依據「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規定之3階段修復程序,101年度起爭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盧宅及池塘」兩處古蹟的調查研究工作,池塘部分賡續籌措經費,也在103年3月完成規劃設計,採取分期施工,經費由縣府自行籌編預算;103年度第1期施工以復原工作為主,包括挖掘調查、出土清淤、設施整理及植栽景觀等,第2期為再利用工程,包括環成步道、樓梯平台、展示設施等。

池塘古蹟保存事件,曾造成政府、地主與地方人士間的衝突對立,經由縣府的不斷溝通努力,才與所有地主達成保存協議,並積極負起管理維護及修復責任,經由調查研究、規劃設計,第1期工程已於103年7月完成發包,預定今年年底完工。今天的開工典禮,由縣長親自主持,典禮簡單隆重,頭城鎮長、當地縣議員、代表會主席、地主等也受邀出席,一群當年促請池塘保存的人士也來參加,除了祈求施工過程順利,也提示社會大眾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
新聞聯絡:文化資產科 洪如郁
刊載日期:2014.8.26
引用連結:連結

盧纘祥故宅

盧纘祥故宅為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宅,由宋祖平設計之日式住宅。
2001年12月18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盧纘祥故宅
延伸閱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盧纘祥故宅前池塘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聯合報】宜蘭聽耆老講古 徵集大埤聚落老照片和老故事

退休校長廖松樹發起「大埤耆老說大埤故事」,
邀請多位耆老述說梅花湖的老故事。

在宜蘭縣冬山鄉梅花湖畔長大的退休校長廖松樹及清溝國小校長陳鐘金,發起「大埤耆老說大埤故事」,昨天邀請耆老座談,要蒐集大埤老照片和老故事,讓家鄉的歷史不會被人遺忘。

大埤聚落位於冬山鄉得安村,近年來年輕人外流,村內人口高齡化,已退休的國小校長廖松樹擔心耆老逐漸凋零,舉辦座談會,藉由耆老口述記錄大埤的故事,也徵集老照片。

首場座談會昨天下午在梅花湖得安宮舉行,會中提到「鼻仔頭駁」地名的由來、三清宮的故事,聚落裡的老磚窯等,十多名耆老笑談往事。得安村長陳世英說,梅花湖是宜蘭縣知名的風景區,多年前曾經沉寂十多年,近年來又慢慢恢復人氣。

梅花湖地區古稱「大埤」,縣府和冬山鄉公所都曾在梅花湖舉辦龍舟賽。廖松樹指著當年老照片說,梅花湖是縣內最早舉辦有龍頭造型龍舟比賽的地方,當年比賽時,萬人空巷,氣氛熱鬧。

「現在不做,大埤歷史將被遺忘」廖松樹說,梅花湖風景區居民售地、遷居他處,外來住民與財團湧入後,人文風貌已慢慢改變,如果不即時蒐錄,恐怕未來年輕一輩就不知道家鄉故事。昨天的座談會只是開始,未來會持續舉辦,並徵集老照片,將彙集成冊,期望未來能出資付梓。

資料來源:聯合報
撰稿記者:鍾知君
刊載日期:2014.8.25
引用連結:連結

梅花湖

梅花湖,位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得安村,為一座三面環山的天然湖泊。設有環湖道路,全長約4公里,可供遊客騎乘自行車。山上有冬山三清宮。

舊名「大埤」,以此相對附近一座稱為「小埤」的山中湖,為蘭陽十八勝之一的「鑑湖秋月」。已故縣長陳進東曾做〈鑑湖攬勝〉一詩,使梅花湖以「鑑湖」之名為後人傳揚。1964年,因其湖形如五瓣梅花,先總統蔣經國更名為梅花湖。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梅花湖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京劇名伶顧正秋 ~ 蔣經國追不到的女人

京劇名伶顧正秋

60年前三角戀 任顯群勝出

資深京劇第一名伶顧正秋的丈夫任顯群,在40年代初當上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開辦統一發票、愛國獎券,被尊稱「發票之父」,仕途大好,卻盛傳因娶了顧正秋,得罪「情敵」蔣經國,而遭情治系統羅織罪名,惡整入獄、斷送前途,這段軼事流傳多年,但顧正秋始終未出面證實真偽。

根據歷來媒體報導,任顯群屬於親近前上海市長吳國楨的「政學系」,任顯群與原配章倩筠私奔結婚,當年在上海轟動一時,民國38年任顯群隨國民黨來台;顧正秋則在37年隨劇團到台北巡演,因國共戰事加劇,留滯台灣,未返中國。

當年敗逃台灣的國民黨達官顯要,不乏寄情京劇者,「顧劇團」領銜頭牌顧正秋長期在西門町公演,戲院老闆還刻意將前5排座位留給國民黨高官,讓權貴們近水樓台,沒想到蔣經國、任顯群竟同時迷上她。

傳小蔣報復 誣包庇匪諜

顧正秋看上當時年近40、外型帥氣的任顯群,兩人相戀;當年盛傳,蔣經國也鍾情顧正秋,任、蔣為了爭奪顧正秋,都與原配鬧離婚,最後,蔣經國被蔣介石當眾訓斥,才打消與蔣方良離婚的念頭,任顯群則如願與章倩筠離婚,42年再娶顧正秋,辭官開設律師事務所。

43年,這對新婚夫婦連袂參加同為京劇名伶的張正芬(歌手庾澄慶之母)婚禮,照片還上了報,據傳這張照片讓蔣經國很不痛快,同一年,就爆發吳國楨逃美事件,同一派系政要的處境陷入風聲鶴唳,任顯群遭嚴密跟蹤監看,隔年被以「知匪不報、包庇匪諜」為由逮捕,判刑7年,送入牢獄,長年傳聞都說這是蔣經國的報復。

任離世39年 前年才平反

2012年,馬英九總統頒發回復名譽證書給任顯群的家屬
任築山(右起)、任景文及任治平。 (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入獄2年9個月後,任顯群獲釋,到新北市金山開闢農場,過著田園生活,後來創辦中信百貨,終生不再涉入政界,64年去世。前年馬英九總統向任顯群的遺族任築山等人致歉,頒發「回復名譽」證書,任顯群的匪諜罪名才獲得平反。

任顯群和元配章倩筠育有1子2女,兒子任築山曾任小布希政府的農業副部長,女兒任治平是作家,近年出書談父親,從正室女兒的角度描寫顧正秋介入家庭,書中感嘆「母親沒有用,選擇顧全大局」。

任顯群與顧正秋與有2子1女,長子任和鈞,因新玻案潛逃美國,次子任志明車禍過世,么女任祥曾是歌手、作家。

顧正秋曾出版兩本回憶錄「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奇緣此生顧正秋」,後者的作者季季,數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訪談時問顧正秋,是否要證實蔣經國追求過她,顧正秋考慮當時蔣方良還在世,決定不說。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張文川
刊載日期:2014.8.18
引用連結:連結

愛國獎券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統一發票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愛國獎券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統一發票之父 任顯群獲平反


京劇名伶顧正秋驗DNA 助孫認祖歸宗

顧長子29年前 捲款上億元逃美

高齡八十五歲的資深京劇名伶顧正秋,她的兒子任和鈞廿九年前捲款上億潛逃美國,並在美娶二房林秀蓮、生下一對兒女,任和鈞六年前客死美國,自幼被林秀蓮帶回台定居的這對兒女,有意認祖歸宗,奶奶顧正秋不僅同意採DNA供鑑定,還親自出庭為孫子女正名;台北地院判決林秀蓮的兒女與任和鈞有親子關係,可望如願認祖歸宗,可上訴。

顧正秋是有「發票之父」之稱、已故前省府財政廳長任顯群的第二任妻子,盛傳四十年代初期,任顯群與掌握情治系統的蔣經國是情敵,兩人激烈爭奪顧正秋的美人芳心,結果由成功離婚的任顯群勝出,民國四十二年風光迎娶顧正秋,不料兩年後就被依「知匪不報、包庇匪諜」罪名逮捕下獄;盛傳是蔣經國報復,總統府前年特地頒布回復名譽證書,為任顯群平反。

任和鈞在美娶二房 生下兩子女

任顯群、顧正秋所生的長子任和鈞,繼承乃父的多情,也有兩房家室,與原配李蒂華育有一對女兒任圓圓、任婷婷,據悉母女三人均長住美國;本案認祖歸宗官司,李蒂華母女名列被告,但都未具狀,也未出庭答辯,預期上訴可能性不高。

任和鈞原為新竹玻璃公司總經理,七十四年八月捲走公司現金及兩間廠房一千兩百多名員工的薪水,共近一億八千餘萬元,帶妻女潛逃出境,定居美國休士頓,任和鈞九十七年亡故,九十九年台北地院將其侵占罪判決免訴。

顧力挺兩孫子女 還親出庭正名

任和鈞赴美後認識林秀蓮,七十八年結婚,生下子女任宗選、任潔希,兄妹去年提告主張,父親當年追求母親時宣稱已離婚,母親相信才下嫁,兩人出生後由任和鈞撫育,幼稚園時才隨母返台,如今哥哥大學畢業,妹妹是大學生,兩人皆為美國籍。

林秀蓮證稱,她獨自帶著兒女返台,任和鈞有案在身不敢回台,如今子女長大,希望認祖歸宗,但任的法定配偶是李蒂華,兒女因而提出確認親子關係訴訟。

地院依血緣鑑定 判具親子關係

顧正秋力挺兩位孫子女,接受DNA採樣,樣本送至台北榮總鑑定,結果判定顧正秋確有可能與任宗選兄妹具祖孫關係。顧正秋月前也親赴北院證稱,任和鈞和李蒂華生的兩個女兒,三、四歲時就隨父親赴美,夫妻在美因意見不合分居,後來兒子打越洋電話說「幫妳生了孫子」她才知道兒子「又」結婚了;孫子女後來回台定居,她也知情,平時有往來。

法官依血緣鑑定報告,認定顧正秋和林秀蓮的證詞可信,判決任宗選兄妹與任和鈞有親子關係。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張文川
刊載日期:2014.8.18
引用連結:連結


京劇名伶顧正秋 驗DNA助孫認祖

任顯群、顧正秋結婚照

官方網站:顧正秋藝術網站
延伸閱讀:時報悅讀網【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
延伸閱讀:時報悅讀網【奇緣此生顧正秋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顧正秋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任顯群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任和鈞

奇緣此生顧正秋

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自由時報】《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傳記問世 遺願牽掛含鉛漆、巴拉刈

林杰樑醫師遺孀譚敦慈(右)授權,作者王昶閔(左)執筆的
《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新書8月21日問世

國內毒物專家林杰樑去年辭世,記錄他一生的傳記新書「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昨天發表,林杰樑的遺孀譚敦慈說,林杰樑到生命最後一刻,心中掛念的還是希望能禁用劇毒農藥巴拉刈與含鉛油漆。衛福部、農委會、環保署和標檢局都承諾加強管制,以降低悲劇。

這本傳記由前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執筆,他強調林杰樑關注食安,也重視空污議題,他在世五十五年,沒有喝過洋墨水,卻完成了傑出研究貢獻,更為國人健康做出很多努力,是名副其實的「俠醫」。

生前推動禁用 研發中毒解藥

林杰樑本身洗腎卅年,也曾歷經鉛中毒 ,他的研究發現,家中裝潢油漆及色彩鮮豔塑料玩具的油漆塗料,都會讓兒童吸收到慢性鉛毒,影響神經系統;二○一○年世衛首度對含鉛油漆發表警訊, 讓人看見林杰樑的先見之明。

林杰樑學生、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台灣平均每週都有一、兩名飲用巴拉刈自殺病例,小小一口三十至四十西西,全身器官立即衰竭;雖然林老師生前已研發結合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搭配血流灌洗術的初步解藥,將致死率從九成降至五成,但仍建議主管機關應管制購買對象或降低濃度。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簡任技正鄭淑心指出,國內每年四百多人飲用農藥而亡,其中高達一半使用巴拉刈,推估禁用可壓低自殺率至少六%。瑞典早於一九八三年禁用,歐盟、斯里蘭卡、南韓也自二○一○年陸續禁用,衛福部五月已與農委會達成共識,將透過登記購買與代噴制度管制巴拉刈流向,試辦一年後視成效進一步禁用。

巴拉刈已列管 工業用漆擬規範

農委會防檢局也表示,現行規定購買巴拉刈須出示身分證件,也對農藥商進行自殺守門人計畫訓練,但難免有漏洞,農委會明年進行管制,非代噴業者不能取得巴拉刈,將試辦一年,農委會也加強宣導改用其他較安全的除草劑。

對於含鉛油漆,環保署則提醒,根據環保標章塗料標準,若市面上販售的油漆印有環保標章,不得含鉛,平常也會到工廠稽查油漆成分,消費者可安心選購。

標檢局則表示,室內用油漆皆已要求不含鉛、鉻等重金屬,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有嚴格規範並定期抽檢;工業用油漆目前還未做到完全無鉛,但也逐漸朝此方向修改國家標準規範。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林惠琴、謝文華、邱宜君、黃佩君
刊載日期:2014.8.22
引用連結:連結


林杰樑傳記出版 遺孀譚敦慈緬懷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林杰樑
延伸閱讀:天下文化【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軍聞社】「胡宗南」2冊新書發表 重現一代名將英勇風采

胡將軍子女(左至右為胡為美、胡為真、胡為善)
特地持書與印有胡將軍伉儷相片的看板合影。

臺灣商務印書館為彰顯一代名將胡宗南將軍為國家所締造的功勛,以及其一生清廉堅貞,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赤忱,規畫出版「胡宗南先生四書」,其中《一代名將胡宗南》、《胡宗南上將年譜》等2冊,今日在誠品書局敦南店進行新書發表,透過紀念影片收視及書籍介紹等,重現國軍一代名將的英勇風采。

該場發表會邀請多位與胡宗南將軍熟悉的故舊及學者專家共襄盛舉,前副總統連戰、前行政院長唐飛、立法委員陳鎮湘、王曲(黃埔第7分校所在地)聯誼會會長孔令晟、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春申以及胡將軍長子–總統府資政胡為真等人與會,齊聚緬懷這位近代史上赤忱效忠的國軍將領。

現場播放胡宗南將軍紀念影片,讓來賓們透過畫面回顧胡將軍一生功勳

會中首先播放總統馬英九先生特別錄製的一段影音,表達對胡將軍的崇高敬意;隨後,現場來賓透過胡宗南將軍紀念影片畫面,重返民初抗戰時期,回顧胡將軍一生功勳及與友人、同袍間的深厚情感,觀賞者莫不動容;而連前副總統、王曲聯誼會代表等人,則分別講述胡將軍生平行誼事跡,帶領眾人認識素有「軍人武德典範、黃埔精神標竿」之稱的胡宗南將軍。

胡為真資政表示,適逢黃埔建軍90週年,他特別感謝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印這2本書,希望書本出版後,讓全體國人及海內外同胞,對整個國軍的歷史,特別是胡宗南將軍的部分,能夠有更深入詳實的瞭解,並引起學者專家進一步考究,讓正確且多元、豐富的史料得以保存、流傳,更因此重振軍人魂;他特別提到,在2本書中,針對多位烈士都作了簡傳,盼望讀者對國軍有更清楚的認識,肯定官兵無畏犧牲與保家衛國的成就,進而支持國軍建軍發展,更能發揮其傳播加乘的意義和價值。

《一代名將胡宗南》為胡將軍的學生徐枕所著,共分「生於憂患」、「投筆從戎」、「大局逆轉」、「孤軍奮戰」、「儒將風範」、「疾風勁草」、「出師大陳」、「鎮守澎湖」及「天地悠悠」等篇章,敘述胡將軍以一文人之身,在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1期,自此追隨先總統蔣公,歷經東征、北伐、抗戰、剿共、保臺諸戰役,尤其是在對日抗戰期間,扼守西北疆域,成功擊退日軍的進犯,保護西南抗戰基地,培訓人才,奮鬥到日本投降,協助國家完成中興大業,胡將軍一生平凡、平實及深刻的態度,對於後起的軍人發生了巨大無比的影響,不僅是青年的導師,亦是軍人武德之典範。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一代名將胡宗南》序言提及,抗戰期間,胡將軍為爭取愛國流亡青年,在西安王曲成立陸軍官校第7分校,延聘學者成立戰幹團,培育青年官兵,並手定戰士人生觀「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其著名的演講「今日的戰士」亦成為黃埔子弟言行準則,而《黃河》月刊的誕生,更是抗戰期間西北戰地數十萬官兵的精神食糧。

《胡宗南上將年譜》則由於憑遠、羅冷梅等2人共同編纂,並經胡為真、葉霞翟修訂,共分「卷1,民國前16年至民國16年 (1896~1924)」、「卷2,民國14年至民國25年(1925~1936)」、「卷3,民國26年至民國34年 (1937~1945)」、「卷4,民國35年至民國39年 (1946~1950)」及「卷5,民國40年至民國51年 (1951~1962)」等篇,依據胡將軍手記及戰時各種函電、信札,以及參考各相關人物史話與事紀,記載各時期完整的戰役史實。

資料來源:軍聞社
撰稿記者:郭家良
刊載日期:2014.8.22
引用連結:連結

胡宗南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胡宗南
延伸閱讀:博客來【一代名將胡宗南
延伸閱讀:博客來【胡宗南上將年譜
延伸閱讀:中國時報【曾潛伏胡宗南身邊 中共特工傳奇人物陳忠經病逝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中央日報】空軍長輩回娘家 嘉義基地報國回憶

高齡前輩回娘家 空軍嘉義基地憶當年 (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8月15日上午,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16位退伍多年的長輩及眷屬一同來到嘉義空軍基地。

其中空軍退役已3-40年以上的長輩,95歲吳昌任、84歲奚臨春、89歲楊純洪、88歲黃辰四位前後在空軍第四修護補給大隊擔任飛機修護員、以及91歲楊國武過去在空軍基地擔任英文文件翻譯人員。

現場長輩雖年事已高在行動及表達上較為不便,但當空軍軍樂播放、空軍導覽人員在展示館內解說到熟悉事物時,爺爺們不由自主地跟著節拍拍起手來,告訴大家說,這是我們的歌。 

在空軍第四五五聯隊隊史館中,導覽人員詢問爺爺們當年第四大隊第一大隊長是誰時,95歲吳昌任爺爺馬上回答,是高志航,讓現場陪同的志工及眷屬們佩服不已。

曾擔任空軍第四修護補給大隊修護員的爺爺們,專心看著機體模型。

臨春、純洪、黃辰,與昌任四位爺爺們看到展示的軍機模型時在前面停留許久,回想著過去曾經修復過的機型。

現場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社工們更發現民國16年生的王劭成爺爺當年擔任第11任大隊長的年輕帥照。雖然王爺爺今日不便一同前往,但志工們趕緊拍下現場照片希望能讓在家的王爺爺做為紀念。 

活動中長輩們同時參觀F-16戰機與海鷗直升機,長輩們瞬時變回小朋友似的到前面留影拍照。吳昌任爺爺開心地說,真的很高興,事隔多年還能再回來,真的變了好多了;楊純洪爺爺也表示,年輕時最欣賞空戰英雄歐陽漪棻,這次回來空軍基地有好多感觸阿。 

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玉琴說明,近期為服務個案長輩整理老照片及生命故事書時,發現多位長輩彼此連結的過去。感謝空軍第四五五戰術戰鬥聯隊及嘉義榮民服務處合力促成這件美事。

參訪過程動員多位弟兄協助搬動輪椅,雖然爺爺們無法很方便地表達感受,但看到他們回到娘家似地開心笑著,相信長輩們一定能再次感受到過往在軍中的榮耀與喜悅。 

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的空軍退役長輩們在空軍基地合影。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撰稿記者:宋其佳
刊載日期:2014.8.15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洪致文最新大作《台鐵花車百年史》九月下旬即將上市!


醞釀二十年,洪致文最新台灣鐵道車輛歷史大作

《台鐵花車百年史》九月下旬即將上市!

全書耗時十年製作,十萬餘字,照片+形式圖共計超過五百張!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發行,定價600元

2014.10.31.前於高雄「打狗鐵道故事館」現場購書八折優惠

更多訊息請鎖定「鐵道情報」FB網頁與洪致文部落格(http://cwhung.blogspot.tw/

本書從台灣鐵道在清領時期的貴賓車談起,
介紹日本時代在台灣的皇族用車與御召列車,
再到戰後變身為總統花車的發展經過,
帶領讀者一窺台鐵花車百年來的神秘面貌。

全書提供各時代的花車重要形式圖,
並以各部詳細解說的方式,
介紹花車內裝外觀的結構與特色,
是理解台鐵花車最完整的調查記錄。

本書內容:
第1章 花車歷史溯源
第2章 日本御召列車發展史
第3章 台鐵特別客車與御召列車之行駛紀錄
第4章 皇太子台灣行啟御召列車
第5章 戰後的總統專列與花車行駛紀錄
第6章 特別車第一號大解析(SA4102 花車)
第7章 特別車第二號大解析(SA4101 花車)

資料來源:飛行場の測候所
撰稿作者:洪致文
刊載日期:2014.8.21
引用連結:連結

總督座車完工時的樣貌(照片提供/洪致文)

座車內的豪華裝潢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台灣總督的火車 台鐵花車百年傳奇

台鐵花車之天皇花車(蔣公專車)

台鐵花車之總督花車

台鐵花車之總統花車(35SA32820)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台鐵花車

お召し列車として使用されるE655系「なごみ」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お召し列車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張秋香:無憾的女青年兵

張秋香是女青年隊第5期

用生命捍衛這塊土地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徽章 -無憾女軍官張秋香的生命故事-

 五十七年前,電線桿上的一則廣告傳單,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叫張秋香,出生在雲林虎尾鄉下,從小最大的志願,就是考上電信局的接線生,每天穿著漂亮的衣服,拿著小陽傘開心地去上班。19歲那年,無意間看到政戰女青年班的招生廣告,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沒料到面試官當場就通知我錄取,第二天清晨就要到部隊報到,當時家裡窮得買不起皮箱,一塊花布包了幾件衣服,就是我唯一的行李。

張秋香:無憾的女青年兵1

女青年班短短四周的訓練,教的都是軍歌、舞蹈、團康、民族英雄故事以及匪情分析,連隻手槍都沒看過,更別說練習打靶,這時我才知道,女青年隊的工作是要到軍中宣教,強化官兵思想教育。集訓結束,民國47年8月4日被分發到金門服役,從小幾乎很少離開雲林的我,想到轉眼就要派往遙遠的金門外島,又經常聽朋友說金門會有對岸水鬼摸上岸割耳朵、摸哨的故事,出發前我全身發抖,抱著室友痛哭了一晚。

一把手槍一顆子彈 隨時準備為國捐軀

沒想到更精采的人生還在後面。到了金門第三天,全島就進入戰備狀態,8月23日清晨六點,全金門陷入中共砲彈的瘋狂轟炸之下,一開始還以為部隊又在炸坑道,直到隊長把我們拖進防空坑道,才驚覺真的要打仗了。坑道被砲彈震波轟的嗡嗡作響,此刻反而沒有絲毫害怕的感覺,只感到腦袋一片空白,希望一切快些結束。後來聽說中共要登島,隊長知道我們沒受過作戰訓練,分給我們手槍、子彈,提醒我們萬一真的有一天被俘虜,就要有為國捐軀的打算。

第二天,我們被派往醫院支援救護傷患的工作,太平間堆滿了受難者的遺體,重傷的患者只能排在走廊兩側等待醫生,整個醫院只有一位護理員跟幾名醫護兵,我們協助傷患包紮傷口、換藥、打石膏、安撫不安的情緒。奇妙的是,過去我看到血光就會暈眩,此刻面對各式各樣被炸彈蹂躪的殘破身軀,一點都不害怕,只想協助傷患減輕身心的痛苦。醫院被砲彈炸了,我們就移往碉堡,一邊躲砲彈,一邊照顧傷兵,此刻我知道,我已經成為一個驕傲的軍人。

張秋香:無憾的女青年兵2

50年的軍旅與教官生涯,我曾獲得無數的榮耀,當選國軍英雄楷模、十大傑出女青年代表,但國家最危急時,在第一線用生命為這塊土地奮鬥,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勳章。

*女青年工作大隊*
民國38年3月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招募女青年來臺,於屏東成立「女青年工作隊」,派赴各地進行軍中教學、康樂輔導、勞軍表演、心理諮商輔導、醫療護理等工作。民國45年改編為「女青年工作大隊」,擴大增招200餘人,工作區域遍及本島及外島各地,工作內容除原有的文康娛樂、軍中教學與醫療護理外,還有碉堡據點訪問、心戰宣傳喊話等。民國94年正式解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身影正式走入歷史。


無憾的女青年兵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名稱 / 無憾的女青年兵
故事編號 / 2014002270
發佈日期 / 2014/04/27

上傳者 / 雷恩
敘述的主要人物 / 張秋香
敘述者 / 張秋香
蒐錄者 / 郭月貞
說故事地點 / 臺北市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5元,照片,相片,老照片,老相片,舊照片,舊相片,
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服務,售後服務,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聯合報】石硬港昔日榮景 老照片告訴你

早期石硬港流域的老照片,照片裡的景觀現在多已不復在或改變。

基隆市文安社區協會為找回早年「石硬港」流域榮景,去年發起「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團隊將過去1年裡蒐集到的老照片及文史資料在史蹟館展出,讓市民回味基隆早年的樣貌及庶民生活,進一步帶動文史觀光。

計畫發起人文安里長李隆進指出,南榮河舊時稱作「石硬港」,全長約2.8公里,流域範圍包括仁愛區10里,根據文獻資料,從新石器時代圓山文化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人文活動。

石硬港流域沿岸有豐富的人文地理景觀,但隨交通及產業變遷,1960年後政府在石硬港加蓋,興建樓房,舊時景觀已不復存在或者樣貌完全改變。

李隆進說,為期4年的文化盤整計畫目前進行到第2年,過去1年裡,計畫團隊結合社區人士及各級學生,走遍石硬港流域、訪問耆老,並向在地居民蒐集了200多張老照片及數件古早的生活用品,最後整理出一幅「石硬港流域人文景觀散步地圖」,上頭一共標示出38處和石硬港密切相關的景觀和建築,可提供旅遊導覽。

「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文件展,即日起到11月15日在基隆市史蹟館展出,展出內容包含民國50年代左右的老照片、生活用具及石硬港文史地圖。

李隆進說,由於蒐集到的資料豐碩,因此展出期間會不定期更新展出內容。

李隆進說,該計畫團隊在南榮國中工藝館另有常設展,但是要事先撥打電話(02)2426-2020預約參觀,將會有專人導覽服務。

資料來源:聯合報
撰稿記者:許瀚分
刊載日期:2014.8.16
引用連結:連結


史蹟館石硬港文物展


「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文件展

官方網站:基隆市文化局
活動網頁:石硬港的前世今身

開始時間:2014-08-15 09:00
結束時間:2014-11-15 17:00
主辦單位:展覽藝術科
展出地點:基隆市史蹟館 (基隆市壽山路6號)
資料提供:基隆市文安社區發展協會

石硬港源於魴頂(今南榮公墓),今紅淡山西南麓及對面竹仔嶺,山陵澗水會集入峽谷。由南向北流經南榮路、仁五路,於忠四路與蚵殼港(今西定河)交會,經孝一路由旭川河出港口,河流總長 2.8 公里。因夾峙河川兩岸的岩石很堅硬,故名為石硬港。

此區域於 1934 年文獻中,發現圓山文化時期可能已有人在此活動。正式紀錄則始於淡水廳志中,已有「石硬港庄」的文字記載,地廣人稀,初期以農業為主。

至日治期間,將石硬港兩側劃分,河之東側因瀧川瀑布聞名,稱為瀧川町;河之西側因經人工整治堀鑿,故名為堀川町。流域自南至北,分為內、 中、外石硬港。 循著河岸而行,沿途豐藏的人文肌理可見一斑。

有因地理景觀而形成的特色景觀(密婆洞、牛埔仔、魴頂、雙龍瀑布、壺穴等)。

因生活模式而發展的庶民文化(白磚仔厝、麵線埕、廣東墓、鴨母寮、豆菜寮、石井、百年天主教堂等)。

位處交通要塞而產生的景點(杉行、火藥庫、千人塚、百年防空洞、縱貫公路、蓬萊第一洞等)。

具歷史背景之文化據點 (乞食寮、 南榮新村、水輕硿仔、廖添丁故事等)。

亦有因自然資源而產生的產經人文特色(水磅硿仔、牛奶寮、船澳仔、天車間仔、玉田支線、三坑炭埕等)。

遂感歲月之雙面性:因著歲月的沈澱才能積累出豐富的人文肌理;卻也服膺著歲月,文史資料的失佚迅速。故本展以新/舊照片之對照,重新爬梳南榮河古今對照之系譜,嘗試呈現石硬港的「前世今身」。冀望透過此展拋磚引玉,激發在地文化的認同與參與感,並引出更多藏在庶民心中的舊記憶。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老照片,舊照片,老相片,舊相片,
掃描,掃描服務,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自由時報】城市的記憶 高雄畫刊特展開幕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1

創刊迄今已卅四年的高雄畫刊,記錄高雄多年來的歷史演變,高雄史博館即日起舉辦「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以劇場方式演繹高雄的發展過程揭開活動序幕,讓民眾看見堅毅勇敢的高雄人,一路走來,始終充滿意志力。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2

史博館館長王文翠表示,高雄畫刊自一九八○年創刊後,每期封面的主題選擇,呈現出當年高雄地標與高雄新聞,特別是一九八六年左右的期數,大量採用高雄市民做封面人物,讓市政宣導性質的刊物更貼近庶民生活。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3

「高雄畫刊.話高雄」特展為了表現高雄畫刊的成長軌跡,展場以四面環繞輸出將近三百期的封面,磅礡呈現畫刊的各期封面。

王文翠說,高雄畫刊記載了這座城市許多的榮耀時刻,例如二○○九年七月號,記錄高雄為了世界運動會充分準備,讓觀展的民眾恍若墜入時光機器,充滿時空交錯的趣味感。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黃佳琳
刊載日期:2014.8.16
引用連結:連結



見證港都發展 高雄畫刊舉辦特展

小時候的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老照片,舊照片,老相片,舊相片,
掃描,掃描服務,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5元相片掃描館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人間福報】台博館99歲 赤腳校長話當年

「台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影像展」。圖為金獎作品「山童博館畢旅」

國立台灣博物館(簡稱台博館)昨天慶祝建築落成九十九周年,舉辦「台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影像展」,特別展出自民間徵選與台博館合影的歷史照片,包括畫家梁丹丰四十歲在台博館開畫展的留影,並請影中人現身說法。

此次參與「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的照片逾百張。

金獎照片拍攝者八十六歲退休校長王江淮

獲金獎的照片「山童博館畢旅」是民國四十年所攝,拍攝者八十六歲退休校長王江淮,當年與八名原住民小學同學一起從南投到台北畢業旅行,第一次穿鞋子、第一次到台北、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看到電燈、第一次參觀博物館的留念影像;因為太早抵達,博物館服務時間還沒到,就在門口與銅牛合照。

台博館共有兩隻銅牛,據說極有靈性,原本兩隻牛角一致面向館方,但造成館內人員不安,最後將兩隻銅牛轉換位置,才獲平安。

為什麼照片中的人物是打赤腳?王江淮說,因為當時是第一次穿布鞋,花半天時間徒步走出山區,腳都磨出水泡,要求老師讓他們打赤腳,直接從旅社走到台博館。

王江淮昨天親自出席慶生會,他表示,台博館是當時台北的建築代表,來台北第一站就是來逛博物館,「這趟旅程留下許多的第一次」。他把這張已六十三年照片的原片送給博物館,希望館方能「永續保管」。

台博館成立於一九○八年,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為紀念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而設置「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一九一五年新館舍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落成啟用。

政府遷台後,台博館改隸台灣省教育廳,更名「台灣省立博物館」;一九九九年改隸中央才更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自建築落成,台博館走過九十九年的時間長廊,安然度過戰火的博物館建築更顯珍貴。

台博館館長陳濟民指出,台博館跟台灣歷史發展密切相關,國際觀光客卻不到入場人數的百分之五;未來會有常設展,具體呈現台博館的百年史,綜合台灣的人文文化,希望能吸引國外觀光客。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刊載日期:2014.8.17
引用連結:連結


【聯維新聞】台博館99周年



延伸閱讀:5元相片掃描館【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

銀獎(日據時期)小學師生參觀科學展覽合影-黃榮輝提供

銅獎(民國63年)梁丹丰畫展-梁丹丰提供

臺博99建築合影老照片徵選計畫 得獎名單
姓名/照片名稱/名次

王江淮/山童博館畢旅/金獎
黃榮輝/小學師生參觀科學展覽合影/銀獎
徐淑貞/青澀回憶/銅獎
梁丹丰/梁丹丰於省博辦理畫展/銅獎
黃榮輝/台中清水公學校修學台北旅行紀念/優選
黃榮輝/中協會卒業生送別記念/優選
黃榮輝/台中女子小學修學旅行參觀台灣博物館/優選
黃榮輝/嘉義市玉川公學校修學台北旅行紀念/優選
嚴銀英/台北文化遺產畢業巡禮/優選
葉金寶/淑女嫺靜/優選
梁丹丰/梁丹丰於省博辦理畫展/優選
黃榮輝/小學師生參觀博物館合影/入圍
葉金寶/台博前燈,我韻沁芳/入圍
許秋玲/臺博館前搞怪的父子/入圍
許秋玲/臺博館前的兄妹倆/入圍
許秋玲/準備進行考古冒險旅程/入圍
許秋玲/臺博館前的父子倆/入圍
簡若昀/背影之美/入圍

小時候的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5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老照片,舊照片,老相片,舊相片,
掃描,掃描服務,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5元相片掃描館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